分工是為了匯聚
集合著家人的夢想,瑀捷負責店內餐點的料理與甜點的製作,每份精緻的甜點由細膩又耗時的工夫堆疊,生活在甜點的圍繞下仍得嚐遍酸甜苦辣,郭媽身為家庭主婦對料理的敏銳度與豐富的料理知識完整了家庭料理的元素,瑀捷從小受媽媽薰陶而接觸了烘焙,一直到大學才真正進入餐飲系,因原先的基本概念再加上她勤奮肯學,消除了擔心落後同學的疑慮,善用學校提供的資源並把握每一次能練習的機會,在這段期間扎穩的基本功讓瑀捷的烘焙之路更加堅定。
貨櫃屋裡所有看的見的木頭家具或是裝飾都由郭爸一手包辦,從小地方就能發現其中的巧思與獨特,從簡單的桌椅或櫃子進階到細緻的小木屋,郭爸的木工興趣在退休後因14F而得以發揮;除了甜點外,14F提供的餐點則是由郭媽大展身手,在廚房裡呼風喚雨,出了廚房是個亦靜亦動的行動主義者,喜歡演戲的她、喜歡自然環境的她、老人陪讀或讀書會,廣泛的興趣為生活添加了充實的篇章。三人合力建立起14F,為了友善土地而南奔北跑的學習交流自然農法,堅持著所認同的理念,各司其職匯聚著各自的能量。
創業的夢與現實的碰撞 烘焙業界甘苦談
對於每個學烘焙的人,能夠擁有一間自己的店面,以自己所希望的理念經營是最理想卻也最艱辛的目標。瑀捷畢業後先後在業界知名的甜點店以及烘焙老師的店裡工作了幾年,深深的感受到烘焙界的血汗與心酸,工時長卻與薪資不成正比,在連鎖店工作必須照著程序走,即使不合理念也得配合,而原本就有開店打算的瑀捷在業界工作期間也同時吸收相關的資訊,瑀捷說:「雖然自己開店賺得不多但是成敗歸自己,不像之前壓抑的工作環境」,開店的困難得經歷的陣痛,即使是家人,在計劃開店時仍然會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刻,大學出外求學再回到家的瑀捷也與家人經歷了一段磨合期,店縱然是開了,可眼前並非前路平坦,「如何維持穩定的客源? 如果人手不夠,新找的人要花更多時間磨合理念?在堅持著理念的當下如何維持基本的生活?」眼下的、未來的問題在開店後一一浮現,問起瑀捷對14F的理想,她笑說:「先養活自己再談理想。」
物以類聚,說好的文青呢?
店裡能夠容納的人不多,小小的貨櫃屋內溫馨的擺設,抬頭又能看見窗外的稻田,周遭的氣氛完全營造出了「放鬆休閒」的概念,儘管一開始並非以親子作為目標客群,但漸漸地卻成為了孩子們的小型遊樂場,店外的手作盪鞦韆、吊床以及店內的彈珠軌道都讓孩子玩的不亦樂乎,14F在經營之餘也舉辦了不同類型的活動吸引人群聚集,在活動裡加入手作的元素再摻入自然環境與他們的理念,透過植物認識土地,也吸引擁有相同理念的人到店裡拜訪交流,不同年齡層的人在14F各自擁有棲身之處。(喔~當然還是歡迎文青多多光臨
新舊觀念的衝突 與在地居民的關係
店裡的客源有一半來自在地的居民,源自好奇或嘗鮮,新屋同時是桃園人口老化嚴重的地區,在地多是年紀稍長的居民,偶爾也會迎來在特定日子回家的孫子女,從在地的人家詢問得知當地適合種植什麼作物或是請教植物知識,當然也可能遇見農民無法理解自然農法雜草叢生的狀態,瑀捷一家人便會試著找到一個妥協的方法,不用除草劑選擇以除草機或人工拔草代替,對實施慣行農法行之有年的農民而言,無法一朝一夕就改變使用農藥的習慣,但總是得有個開始才有後續,透過溝通讓彼此能有空間理解對方,儘管不符成本的耕作被稱作傻。瑀捷笑說父母曾經參加的一場活動裡有人戲稱自然農法是有錢人的耕作形式。現實在眼前而理想其實並非想像中遙遠,也許郭爸郭媽只是選了另一種跟土地相處的模式。
守護甜心也守護土地
由於臺灣沒有吃甜點的習慣,要花上一餐的價格品嘗甜點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是件容易或頻繁的事,而這就讓烘焙界必須陷入壓低成本(包含人力)以換取顧客消費的惡劣工作環境,一道精緻的甜點所消耗的材料與繁複的手工程序遠遠無法與價格抗衡,瑀捷試著將自己種植的農作物或加工品放在餐點中直接利用,他認為如果拿到外頭賣如果因為價格無法被接受,以餐點呈現便更能發揮其價值。
在每一項專業之前,在被甜點治癒後,有一顆守護甜點的心在14F,等著你了解環境也等著你光臨。
本文作者〉Dori
一隻怕水的多莉魚,喜歡文字和語言。大學時一腳踏入了地方,從此似乎深陷無法自拔,儘管自覺不擅與生人交往,採訪時依然會鼓起十萬勇氣與之攀談,覺得杞人憂天的細胞可以藉由書寫得到一些治療。
聯絡我〉indoriszone@gmail.com